其他
Adobe 200亿美金收购 Figma,是协同的胜利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投资实习所 Author StartupBoy
—
最好的工具能够实现以前无法想象的协作。
来源 / 投资实习所 (ID:startupboy)
作者 / StartupBoy
—
最好的工具能够实现以前无法想象的协作。
来源 / 投资实习所 (ID:startupboy)
作者 / StartupBoy
9月15日晚上,我做了一个关于海外 SaaS 的闭门分享,交流过程中还将 Figma 作为协同的典型案例做了一下简单介绍,没想到在临近结束时突然看到 Figma 被 Adobe 以 200 亿美金收购的新闻,真是一万个没想到。
作为 SaaS 产品里网络效应或者说协同的经典案例,Figma 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个案例,虽然我之前多次写过,但还是觉得了解不够。
根据 Tanay Jaipuria 提供的数据,Figma 的财务数据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4 亿美金 ARR,年增长 100%
NDR(Net dollar retention)超过了 150%
毛利超过 90%
正向现金流
此次 200 亿美金的收购是一半现金一半股票,相当于 2022 年营收的 50 倍,让其成为有史以来最贵的 SaaS 收购案之一。
相比较而言,GitHub 大概是 23 倍,Slack 是 26 倍。
这个价格也比 Figma 在去年 6 月份 E 轮融资时的 100 亿美金估值高了整整一倍。
在当下整个 SaaS 估值大调整的环境下,似乎也能理解,但从长远看,我仍然还是非常看好 Figma 的未来。
双方的新闻稿我都看了一下,Figma CEO Dylan Field 说,此次收购后,Figma 仍将独立运行,加入 Adobe 将加速 Figma 平台的成长和创新,特别是可以将 Adobe 在图片、摄影、插图、视频、3D 以及字体方面的专业技术整合到 Figma 平台。
创造力正变得越来越具有协同性,随着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情发生在网络和移动应用程序中,产品设计师越来越喜欢在网络浏览器中与他们的利益相关者一起工作的好处。 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协作学科,由强大的设计系统和丰富的、可扩展的生态系统驱动。 Figma 很早就把赌注押在浏览器上,为人们的协同开启了全新的方式。 他们是第一个认识到产品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工具: 它开始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头脑风暴; 它本质上是多玩家和基于网络的; 它需要复杂的设计系统和分析能力。 他们已经证明,浏览器可以是一个丰富的设计媒介,一个真正的多玩家用户体验可以深刻受益于产品设计师、产品开发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在这里,Adobe 一直在强调 Figma 的协同价值,这也是我特别认同并且喜欢的一个地方。
协同能产生巨大的网络效应,除了大大降低获客成本外,我觉得它在很大层面是能扩大产品的 TAM(Tatal Addressable Market)的,而此次收购,我觉得本身就是协同的胜利。
另一方面,Figma 在不断向 Adobe 的传统客户发起进攻,这可能是 Adobe 决心收购 Figma 的因素之一,即使是作为 Adobe 长期最坚定合作伙伴的微软,这两年内部也已经有大量的团队在使用 Figma 的产品,这甚至开始动摇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
Figma 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路径:不断找到下一个循环(loop)。可以简单用下面这张图做一下展示:
涉及设计过程中的每个人,成为了这个核心循环的基础,推动了 Figma 第一阶段的网络效应。这其中与 Figma 的架构选择浏览器优先,而不只是存储在云上有关;
其次 Figma 在 WebGL 和 CRDTs 等新技术上的积累让这种浏览器优先成为可能。
第三点则是其产品目标定在专注于为设计基于矢量的数字产品而设计上。
这里 Kevin Kwok 用这两张图对云存储和浏览器优先做了比较形象的解释,我觉得不需要太多文字说明了。
本质上来说,Figma 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好的开发工具,但浏览器优先的方法对非设计师产生了更为彻底和重大的影响。Kevin 指出:
我们经常忘记,我们在工作中使用的工具的目的不是提高我们个人的生产力,而是提高整个团队的生产力。企业自身往往忘记了这一点。
对个人来说最好的工具也可能是对整个团队来说最好的工具。但是后者才是最重要的。除了某种程度上提高个人生产力之外,团队方面也越来越重要。文字处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过去有很多针对单个功能的实验和定制,比如排版。但是,一旦这种做法做得足够好,重点就转向了合作。对于大多数用例来说,现在很少有人关心排版。我们的工具越来越需要理解并与我们的协作方式保持一致。 当合作后勤困难、费用高昂时,这一点就不那么重要了,但随着合作变得更加容易,其重要性也随之提高。人们的工作没有那么孤立ーー他们的工具必须反映这一点。
最好的工具能够实现以前无法想象的协作。
这个过程核心是让整个涉及设计的过程中,所有参与人之间的摩擦得到了大大降低。
对于直接参与者来说,反馈路径得到了加速,而对于那些不直接参与的人员来说,他们想参与进来的门槛得到了大大降低。因为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开,以及协作。
因此 Figma 在第一阶段的快速增长来自于使非设计师能够更早地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而其他设计工具却没有考虑到非设计师的经验和与他们的互动。
从历史上看,在设计过程中有太多的摩擦,以至于设计是在大多数决策做出之后才引入的。反过来说,一旦设计完成,非设计师可以推动的变化也是有限的。
通过对设计和工程使用的资产进行对齐,可以实现更无缝的切换,并允许更无损和迭代的交换。
设计师可以不断从团队的工程师或项目经理那里得到反馈。有些人会对非设计师过于关注设计过程感到敏感。
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成本与设计师的收益相比相形见绌。
Kevin 认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系统地孤立设计、销售和客户服务等功能领域。但是现代公司正在内化,如果他们的核心循环真的是一个迭代过程,那么像设计这样的功能本身就必须成为公司反馈循环的一部分。
设计决策不能从业务的其他部分完全抽象出来ーー它们就像产品和工程决策一样相互交织。
我觉得这个定位自始至终是最关键的,通过把设计师和非设计师都吸引到 Figma,他们创造了一种跨界的网络效应。
在一个直接的网络效应中,随着加入的群体越多,一个同质的群体从一个产品中能获得更多的价值。
相比之下,跨边网络效应涉及两个(或更多)不同的群体,它们在规模和价值上与另一个群体一样增长。
Kevin 认为,在设计师和非设计师之间的跨界网络效应是过去几年他们复合成功的主要和不被重视的来源之一。
Figma 的跨边网络效应提供了一个额外的载体。使用 Figma 的设计师与工程师和 pm 分享他们的设计,将他们介绍给 Figma。
当这些非设计师学会欣赏 Figma 时,他们就会把它传播给其他设计团队,让他们在不同的项目上共事。这些跨网络效应跨越团队,帮助 Figma 在整个组织中转移。
但是,如果产品经理、工程师、甚至首席执行官本人都认为这对整个企业很重要,那么这就有了更高的优先级和定价杠杆。
到了现在,Figma 走到了构建平台生态的阶段,并且通过社区提升自己的创造力,进而打造全球网络效应。
无论是推出的第三方插件开放平台,还是直接上线社区,都是为了在公司之间推动协作和生产力,而之前更多只是在公司内部。
Figma 的创始人兼 CEO Dylan Field 是一位 90 后,出生于 1992 年,在 20 岁对时候创立 Figma,今年他刚 30 岁,早在他作为 Flipboard 的实习生时就已经很出名了。
加入我们
推荐阅读